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学工动态 > 正文
生工学院召开“研途引航,学风赋能”学风建设动员大会
阅读次数: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7

金秋送爽,学意正浓。为引导制药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明晰未来发展方向,筑牢思想根基,强化学风建设,10月15日下午,生工学院“研途引航,学风赋能”——2023级思政月谈在笃学楼B301顺利举行。本次会议面向正处于学业关键期的大三年级学生,旨在通过师生深度交流,为同学们的“研途”与职业生涯规划指点迷津,为成长成才注入强劲思想动力。会议由刘海全老师主持

会上,辅导员宋亲老师通过给23级制药工程的学生介绍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”,讲解了该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,着重分析了专业排名与未来方向的关系,强调学生们应当注重专业学习,努力提高成绩绩点,与此同时,对于成绩排名比较靠前的同学,要更加重视科研,积极参加科研工作,以此获得更多的科研经验,为将来的科研生活打下基础;而对于成绩比较靠后的同学,则是要梳理积欠课程,制定重修计划尽量提高绩点成绩。

会中,优秀学生代表华开亮同学从“目标、方法、态度”三个维度讲解了他的学习经验,强调学习要“课前预习,课后复习”,学习目标要设立三个层面,分别是“长期、中期、短期”,要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与策略,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。陈名扬同学则作为进步学生代表向同学们分享了她的学习经验,她认为制药工程专业可以用生活中的经历辅助学习,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,她强调要注重时间管理,“像做实验一样规划学习”,她说,要把“失败”当作“预实验”,不要害怕失败,鼓励同学们要敢于尝试。

最后,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元龙老师提醒同学们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心上,避免因旷课、违纪等行为影响班集体荣誉。他指出“勤能补拙”是实现高质量升学和就业的关键,大学看似自由实则任务紧迫,当前已进入决定成败的“后半程冲刺阶段”。徐书记还建议同学们重新温习学生手册,重温大学初心。此外,徐老师还希望同学们要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,他引用马克思观点“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”,强调集体意识和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参加大创项目、学术讲座、竞赛等活动提升个人社交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同时要主动利用图书馆和在线平台,增强专业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

此次“研途引航,学风赋能”思政月谈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学院2023级学子指明了前进方向,更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内生动力。相信全体同学必将以此为契机,筑牢思想根基,砥砺学术志趣,在接下来的求学“研”途与人生道路上,乘风破浪,行稳致远。

图文:李淑芹、刘海全;单位:生工学院;审核:徐元龙